音乐作为一门具有艺术性质的学科,和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新课标强调,音乐教学要做好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以此来为学生音乐素养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奠基。而音乐社团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实践方式,在培养学生音乐以及传统文化热情,促进其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民族自信心以及道德品质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活力。在音乐教育实践中,我们有必要以社团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探寻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从而在让学生能够早音乐社团活动以及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学得更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一、传统文化在音乐社团中的渗透意义
(一)促进素质教育落实
如今,在新课改旗帜下,如何推动学科教育由“知识型”教育向着“素质型”教育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初中音乐发展的重中之重。而音乐社团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在陶冶学生音乐以及艺术情操,推动其审美以及音乐素养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传统文化的支持下,音乐社团也被赋予了趣味化、素质化的标签,学生能够结合社团文化去探寻传统文化当中的奥妙与哲理,感受其中的音乐文化和艺术魅力,这不管是对于他们音乐视野的扩展来说,还是对于他们音乐素养的培养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
(二)丰富音乐社团内涵
结合现实情况来看,音乐社团的推进主要是一些音乐活动鉴赏或者歌曲练习来展开的。而且,一般来说,教师在指引学生成立社团之后,会给予其更多的自由权,借此来保证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然而,长此以往也使得音乐社团的内涵逐渐丧失,例如,社团很多时候都是单纯地进行歌曲演练,并没有其他一些富有创新性和内涵性的活动,很容易让学生兴趣渐失,进而使得其教育促进效能无法得到真正发挥。而传统文化的渗透则能够为音乐社团的建设与运行提供更为丰富和更有活力的养料。在它的支持下,学生能够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社团活动,如传统音乐鉴赏、传统文化学习等等,这不但能够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热情和艺术情感共鸣,而且还能为他们身心的健全发展奠基。
二、传统文化在音乐社团中的渗透策略
(一)打造特色社团,创造文化沃土
在音乐教育当中,音乐社团的构建通常有着一定的单调性。这里的单调性指的是没有进行社团的特色化细分,如在音乐社团的大范畴下,划分民乐社团、乐器社团、流行歌曲社团以及歌舞社团等多种类型的社团。这种情况,也使得一些学生的社团参与兴趣不足,直接影响了社团的建设与运行。对此,为了更好地推进传统文化渗透,我们有必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门类广泛的特点来打造诸多特色化的社团,让那些对各种传统音乐文化感兴趣的学生能够都拥有一片文化体验沃土。例如,我们针对那些对民族乐器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组织学生成立“民族乐器社团”等,引导社团内部学生对二胡、笛子、琵琶等民族乐器展开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向他们介绍民族乐器的文化以及著名作品,带领他们感受其中的音乐艺术精髓,逐步推动其民族意识的发展。又如,针对那些对戏曲感兴趣的学生,我们可创办“脸谱社”、“小梨园”等社团,在此基础上,指引他们对相关戏曲的内容、背景以及唱法等展开细致鉴赏、分析与学习,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的热情,熏陶他们的艺术素养。
(二)多样活动引入,丰富文化体验
对于音乐社团而言,它的运行离不开活动的支持,对此,为了推动传统文化的渗透,我们可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在音乐社团运行中引入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传统文化体验,从而发挥出二者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健全成长奠基。例如,在端午、中秋等红色节日前夕,我们可引入一个“端午社团晚会”、“中秋文化艺术联欢”等社团活动,指引社团学生去广搜那些传统节日的资料,鉴赏和学习相关的音乐作品,在此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表现契机,助力他们民族情感和文化情感的升华。以此来激起学生的音乐实践和传统文化学习热情,这样不但能够增添他们的文化知识储备,开阔其传统文化视野,而且还能为其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等能力的发展奠基,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积极牵线家庭,营造文化氛围
客观地说,音乐社团的建设少不了家庭方面的支持。对此,在落实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中,我们也要积极牵线家庭力量,一方面来向他们传递音乐社团以及传统文化渗透方面的重要教育意义;另一方面与他们一同商讨“亲子民乐演唱”、“民族音乐大揭秘”等活动的落地方案,引领他们参与到孩子们的音乐社团活动当中,与教师和孩子们一同唱一唱民乐、录一录视频等,以此来打造一个良好的传统文化渗透氛围。
总之,在音乐社团建设的过程中,积极渗入传统文化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在新时期,我们有必要关注好传统文化的渗透意义,积极对社团建设方式和思路进行革新,以此来带领学生体验不一样的音乐社团,为他们音乐素养、文化意识的发展和民族情感、家国情怀的培养铺路搭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