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2025年度全省高校秋季学期思政课“大听课大调研”活动第十八组专家组组长、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志强一行4人莅临我校调研指导。调研组通过随堂听课、课后座谈等形式,对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与建设成效开展专项调研。校党委书记欧阳豫樊、副校长赵俊杰,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参与活动。






调研组坚持“四不两直”原则,随机推门走进思政课堂,先后听取了《思想道德与法治》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两门核心思政课程。听课过程中,调研组成员紧盯“教学逻辑线、师生互动线、价值引领线”,详细记录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理论阐释深度、案例运用效果及学生课堂反馈,全面掌握教师授课水平与课堂实际运行情况。授课结束后,专家组对教师授课情况进行一对一现场反馈,发放了调查问卷,并征集了对教学要点及参考资料的意见和建议。



课后,调研组与学校思政课教师代表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调研组成员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准备、案例选取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与职业教育特色选取典型案例,有效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同时,调研组也客观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短板:一是授课过程中未对预设的问题清单进行及时回应,未能充分激发学生思考主动性,影响教学互动深度;二是案例引用贴合主题,但部分案例仅停留在“提及”层面,价值提炼与延伸讨论,未能完全实现“以案例讲理论、以案例传思想”的教学目标。

针对发现的问题,调研组成员与教师们展开深入交流,提出具体改进建议:一方面,要优化教学设计,将问题清单融入教学环节,通过“设问—讨论—总结”的闭环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思考,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另一方面,要深化案例教学,围绕案例背后的理论逻辑、实践价值进行分层解读,结合职业教育场景挖掘案例与专业发展、学生成长的关联点,让案例“讲得透、用得活”,真正实现理论知识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欧阳豫樊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认真梳理调研组反馈的意见建议,第一时间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完善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机制,通过集体备课、“磨课”研讨、教学技能培训等方式,聚焦问题整改与教学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课堂教学实处。


调研组一行还到我校实训室进行了实地参观。